image1.jpeg

6月16日,夏风轻拂,我校2023级高一的学子们,在年级主任刘海金老师与三位语文老师的引领下,踏上了一场文化之旅,目的地直指北京西城区西大观园。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跃然眼前,加深学生们的文学体验与人文理解。

活动筹备期间,教师团队匠心独运,设计了一份《红楼梦》学习调研,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一批怀揣着对古典文学热爱之心的学生有幸踏上了这场实地探索之旅。出发前,学生们领取了讲解任务,为即将展开的游学活动做足准备。

漫步于大观园内,翠竹幽径,碧水环绕,每一处景致都成为了学生们生动讲述的舞台。他们或引经据典,剖析园林的兴衰变迁;或深情演绎,重现《红楼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深化了对大观园文化底蕴及艺术构想的理解,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悄然提升。

活动中的红楼角色扮演,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化身书中人物,一幕幕经典场景再现,笑声与掌声交织,不仅增添了旅途的乐趣,更在默契配合中加深了同窗情谊,展现了青春的无限活力与创造力。

image2.jpeg

在“稻香村”匾额前的一幕,尤为引人深思。刘主任借“稻”字少一点的独特行书,巧妙诠释了“不满则和”的中庸哲学,与语文老师的补充相得益彰,寓教于乐,传递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哲理。

image3.jpeg

随着日落西斜,活动步入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团扇制作体验为此次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学们亲手触摸传统工艺,品味古典之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

此次大观园之行,既是一次和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也是《红楼梦》阅读活动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为语文学习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更为他们的高中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了通往文学殿堂的又一扇门扉。

image4.jpeg

学生心得

高一1班 冯云舒

入梦,曲径通幽处,构构折折,小径弯曲,不知前方何处,数十步,豁然开朗,见一沁芳亭临于水上,水中满是荷花,绿水悠悠,又见“有凤来仪”。竹林漫漫,潇湘后院,梨花兼芭蕉。登上角楼,秋爽斋前,稻花香中遇杏花,蘅芜苑里奇异草。红香绿玉应犹在,大观楼处凤来仪。

园内奢华淫逸,一片豪华景象,多少情愁,多少故事,纯粹美好。戏中之人何晓天意,叹红楼儿女,命运无常。社会之悲剧,让人真假不分,神魂触动。今在园中,若又见红楼,欲近之,却飘然散去,不知人间何处。

梦醒,见吾友与吾同醉。

高一2班 王子墨

大观园,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重要场景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之一。今日,我有幸参观了大观园,领略了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园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了解到了更为深刻、立体的《红楼梦》。我们共参观了曲径通幽、 沁芳亭、 潇湘馆、秋爽斋、暖香坞、 稻香村、蘅芜苑、 大观楼、怡红院共七个景点,我们还进行了情景再现,将书中的重要情节搬到了现实中。这些充满书香的活动使我们对角色的形象有了多元的认识,更理解了书中对于“正邪两赋说”的定义。这次活动真正的将语文融入到了现实生活中,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美感。

高一2班 王梓彤

本次大观园游览,我参观了怡红院、蘅芜苑、潇湘馆等等《红楼梦》大观园中,让我朝思暮想的著名院落。

这些古色古香的庭院中浸满了红楼才子佳人们的爱恨情仇,而同学们对各个院子的分析与见解,更让我融入其中,跨越时空感受曹公所思所想,一场生动形象的情景,让我跨越次元与人物们同喜同怒。一座座古朴精致的建筑让我看到中国古典园林那寸管难尽的典雅精致。

风中沙沙作响的细竹、房前屋后的涓涓细流、湖中嬉戏的三两野鸭,展现着生机,蕴含着红楼故事。

高一2班 米多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一共游览了“曲径通幽”“沁芳亭”“潇湘馆”“稻香村”等众多《红楼梦》中的著名场景,每每走入这些地方,红楼中的相关情节都会在我眼前浮现,如走进怡红院我想到了第二十四回中小红被秋纹和碧痕骂的情节,这一段情节我参与了演绎,十分有趣。走入大观园,我仿佛打碎了“次元壁”,走入了他们的生活,大观园古朴气派的建筑物,目不暇接的造景和生气盎然的植物都在诉说着这座中式园林的美丽。同学们精彩的经典片段演绎和解说又增添了游览大观园的乐趣,古朴典雅的中式园林让我又一次感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包容万象。本次活动令我感触颇深,十分感谢学校、年级组、语文组给予我们的这次宝贵的机会!

高一2班 齐可欣

六月十六日中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去往大观园的旅途。大观国是《红楼梦》中贾府为元春省亲而修建的别墅,元春题其园之总名为"大观园"。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即为曲径通幽,沿着翠嶂后的弯弯曲曲小径,可通园中各处仙境美景。我印象最深的一处院落为书里李纨所居"稻香村"。稻香村不同于其他公子小姐的居所一样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反而清淡闲适、一派田园风光。不像贾府的奢靡,土井菜地,树条篱笆。李纨本是金陵名宦李守中主女,嫁到贾府成为了大少奶奶,却因丈夫贾珠的去世一下没了色彩,坠入了黑白的深渊。最终,李纨母凭子贵,换来了"带珠冠,披凤袄"的荣耀,却也牺牲了她的大半生,令人可悲可叹。

游览完怡红院出来我们发现路标上怡红院的英为"Happy Red Court"我和几位同学合作演绎了秋纹和碧痕骂小红的情节,我负责旁白的部分。

经过游览学习,我对人物的分析、作者的巧妙构思及隐喻都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识。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以后我也会走进相关的实地去研究、学习,相信自己会有所进步。

高一3班 李宇茜

正午时分,尽管阳光炙热,我与老师同学们依然满怀热情,背上行囊,踏上探访大观园春色的旅程。

园区内,美景层出不穷,我们逐一游历了幽静雅致的潇湘馆,芳香袭人的暖香坞,仙气缭绕的蘅芜苑,以及庄严宏伟的大观楼……各式楼台亭阁错落有致,令人目不暇接。五彩斑斓的花卉竞相绽放,搭配着宽阔湖面上悠扬的笛音,更添几分欢畅与雅兴,正应了那句“极尽游玩于闲暇之时”。

此次行程,不仅让我对《红楼梦》中的描述有了更深的体悟,也对大观园的巧妙布局有了直观且清晰的认识,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作为一位“红学”爱好者,这份体验给予了我极大的心灵满足。我衷心期待学校能举办更多关于《红楼梦》的活动,届时我定会积极参与,踊跃报名。

高一4班 刘润瑾

艳阳高照晴方好,学子同览大观园,轻起书页,请君入梦。

初读《红楼梦》便觉得大观园像是众多红楼儿女们理想的乌托邦。“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罕至,飞尘不到。”在这里有山水如画的美景,也有纯洁自由的青春时光。

真正来到大观园中,看到风格各异的屋舍,便更加透彻的体会到房子是人类心理上的延伸。大观园中的房屋像是为红楼儿女量身定做般,暗示着他们各自的命运。行走其间,既感受到天宫仙幻的浩渺,又不时窥探到那一分坠入凡间的烟火。在我看来,大观园不仅是“太虚幻境古今风月”的仙风道骨,更是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凡语呓呓、炊烟袅袅。

在大观园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独特的生命跃入我心间,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他们都是大观园中开出的一朵朵芬芳馥郁的花朵,虽时隔百年,但依旧在似水的时光中成为永不明灭的经典。

合起书页,我将再一次进入红楼梦境。

高一5班 金宏阳

在今天游历完大观园后,我对红楼梦有了更加深刻,贴切的感受。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一个个从前只在纸上出现的名称此刻却跃出纸面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感叹稻香村的简洁明亮,我欣赏蘅芜院的奇花异草,我沉醉于怡红院的奢华富贵。几缕阳光从树梢间撒下,凉爽的清风拂过面庞,也使湖中荷叶相互碰撞好似放声歌唱。我不禁想到黛玉说的哪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在那一刻,我仿佛也深陷于红楼之中做了一场弥天大梦。老师组织的活动也令我们对红楼梦的了解更加深刻清晰,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实为高明。

高一5班 于雯

6月16日,我与老师同学进入了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取景地大观园。

本次游历大观园活动十分丰富,依据路线图,由不同同学带路并讲解各个建筑,演绎相关情节。

走进大观园,我仿佛也进入了《红楼梦》这本书中。走进翠竹林立的潇湘馆,慢步竹林之间,和着轻轻的曲子,清幽之意油然而生。走进宁静美好的稻香村,流水潺潺,三两只鸭戏于塘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刘主任提出的关于稻香村牌匾的问题,使我从细节处体会红学之深刻,以及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这次红楼之旅,助我巩固了《红楼梦》中的知识细节,体悟了大观园中建筑传递的文化魅力。

高一6王安琪

今天我和老师们同学们来到位于西城区的红楼梦大观园观赏学习。出发前,同学们各自选择和准备了讲解任务。步入园中,清风徐来,一个个还原原著的场景映入眼帘,满足和丰富了我对大观园中建筑的想象。通过同学们细致深入的讲解以及生动形象的经典片段演绎,一个个红楼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从“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到“分畦列亩,佳蔬菜花”的稻香村,再到“奇花异草,怪石玲珑”的蘅芜苑,“蕉棠两植”的怡红院,无不暗合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行走大观园中,我仿佛看到了书中的人物灵动地出现在现实中,悠然自在、惬意无比地在大观园中休憩玩乐。

高一6 袁熙越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我们来到大观园,探寻红楼梦中的奇妙世界。一踏进大观园的大门,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境。满眼繁花绿树,曲径通幽,好像能听到红楼女儿们的笑语声。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黛玉的潇湘馆。馆内翠竹掩映,清幽雅静。我想家着黛玉坐在窗前,手捧一卷书,静静地品读。不禁感叹,真是“翠竹深处藏幽径,红楼梦里度时光”。

这此游览,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红楼梦》的魅力,也领略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韵味。走出大观园,心中满是留恋。这不仅是以个红楼影像的再现,更是一座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园林。

高一6王姝月

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我与同学和老师们一起游览了北京的大观园。进了大观园,就是由我来为大家介绍大观园的由来。我分别从地理位置,建筑风格,建筑起源以及在建筑中发生的情节等进行介绍。别过南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池谭水和高低错落的假山。这一处叫做“曲径通幽”。穿过一景,方见远处豁然开朗,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再接着向前,我们来到了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馆内尽是翠竹,春夏之日最宜居住,秋冬之时最显得冷清,也符合林黛玉清冷孤傲的性格特点。出了潇湘馆,走过几座假山,便可以看到探春的住处秋爽斋。探春是个性格开朗,做事利落有头脑的女孩,所以她的屋子三间打通,显得亮堂。我们紧接着又去了稻香村,蘅芜苑,大观楼,怡红院等地,伴随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讲解还有生动形象的表演,我对这些在影视剧里出现的建筑以及红楼的生活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逛完红楼出来,与身后的景观剥离,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我又更深地理解,为什么皆称红楼故事为大梦一场,梦醒曲终人散。园中的各式建筑,是如此的美好,但它们又是与外界隔离的小天地,是贾府鼎盛极时的乌托邦。等到贾府败落,这个园中的一切不得不与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接触,园中那些曾经美好的景象也成了一触即逝的泡沫,各人都忙着逃命。最后的大观园,也只落了个树倒猢狲散的结局。我想,这既是曹雪芹对自己亲身命运的写照,也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悲剧,对世人说些话。《红楼梦》经久不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高一6吕欣桐

踏入园中,好似穿越一般,梦回红楼。陈旧的房梁,开得正盛的花,仿佛看到了大观园里的女孩们嬉笑打闹的场景。曲径通幽,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仿佛能听到欢声笑语。

每一位同学都讲述了大观园各处景观的名称释义,建筑缘起和景观内涵。我们欣赏了王安琪和刘芷君同字的情节演绎。她们将黛玉和宝玉从故事情节中拉了出来,好似真的能听见他们的对话;我们聆听了了李宇茜用笛子吹的《枉凝眉》,宝黛爱情地幽怨跳动在每一个音符上;我们欣赏了2班同学为我们演绎的“小红被骂”,活灵活现,大家被逗得遮不住嘴。海金老师也给我们买了许多文创商品,留作纪念。

我们在这里,不仅感受到了古人的诗情传作,还领略到了中国古典园材建筑风格,在海金老师的进解下,我们更深一步地知道了古代皇室的建筑特点。

 

(撰稿:通讯员张磊东、高一学生代表)